畜牧陶瓷齐头并进 荣昌特色落地生花
【供稿/荣昌分校 远程教育中心】重庆开放大学荣昌分校创建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以来,以服务乡村振兴和荣昌陶艺产业为重点,聚焦畜牧兽医本土人才培养和荣昌陶非遗文化传承,着力特色专业、特色教材、特色课程资源、师资队建设、实训室建设等,在畜牧兽专业助力农村绿色产业发展,面向陶艺挖掘非遗文化价值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畜牧专业助力农村绿色产业
(一)完成特色教材编写及在线课程资源建设
目前,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与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合作完成地方特色教材《大数据与生猪大数据导读》编写,已于2021年11月出版。在特色教材的基础上,学校制作了与之配套的在线课程资源,以视频课程的方式介绍荣昌畜牧产业特别是生猪产业的发展,以及生猪与大数据之间的联合发展形成现代生猪供应与销售新模式。在线课程资源于2022年10月在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上推出,在全国展示荣昌风采。
(二)建立畜牧专业实训室
2022年5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建成了畜牧专业实验实训室,特色教材和实验实训室建设填补了在课程和实践教学的空白,主要用于畜牧兽医专业的教育教学,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了理实结合的本土特色教材和实践场景,将传统畜牧养殖与现代大数据结合,展现新时代畜牧产业的生产销售模式,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生猪养殖人才培养及产业发展,助力服务区域乡村振兴。
(三)优化畜牧兽医类人才培养方式
在针对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式上,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着力加强专业性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培训。除严格按照专业培养计划,聘请区知名畜牧专家开展专业课程教学外,每学期定期开展实用性的专业讲座与参观实践。
2020年11月,学校针对畜牧兽医专业全体学生开展的本学期专业讲座,邀请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副主任秦友平以《我•大数据•生猪大数据》为主题讲解生猪大数据的发展历程,并组织参观学习;2021年3月邀请西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朱汉春副教授为21春畜牧兽医专业新生做畜牧专业讲座。
(四)“畜牧大讲堂”走进千家万户
2022年4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与荣昌区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办公室联合开展畜牧大讲堂,进一步加强特色学院与地区产业的联系,截止2022年底,已面向各镇街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大宣传、大培训”工作23场,2023年度计划开展100场。
(五)创新创业辅导活动孵化科技创新
2022年6月,为迎接重庆市“双创”大赛,为加强院校与科技孵化载体的合作,推动院校培育创新创业,提高创新创业能力,荣昌分校(现代陶瓷与畜牧学院)与荣昌重牧硅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火炬云创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开展学员创业就业辅导活动,以期通过创业就业辅导进一步深化畜牧产业与地方经济的融合。
二、面向陶艺挖掘非遗文化价值
(一)陶艺种子教师助力非遗传承
2019年6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遴选区内30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开展第一期陶艺技能培训。30名美术教师经过培训近半数教师已达到10年制陶工匠水平。2019年11月,多数教师作品在“陶都”杯重庆市首届青少年陶艺大赛中。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朱泓燕老师的作品《饕鬄》在“陶都”杯重庆市首届青少年陶艺大赛中获教职工组二等奖,同时朱泓燕老师成长为荣昌陶的非遗传承人、特色学院本土专业教师。
2020年5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与进修校教学研究部联合组织全区166名中小学美术教师进行第二期陶艺培训,在第一期陶艺技能培训基础上进行的陶艺理论学习,旨在促进陶艺与学校教学的深度融合,丰富和发展我区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育人形式。
2020年12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与荣昌陶艺课程工作室合作筹备《基于STEAM理念的PBL陶艺教学培训》,面向区内陶艺骨干教师以及全市中小学陶艺教师或预备陶艺教师共计60名,旨在促进陶艺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将陶艺文化融入课堂教学。
各种非学历培训旨在通过种子教师传递到全体师生乃至每个家庭,促进荣昌陶的传承及产业发展,培养继承和发扬荣昌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22年11月,陶艺种子教师队伍培育方面的实践探索,入选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放远程学习姊妹大学网络优秀案例。
(二)陶艺基地促使技艺落地生根
2021年11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自建陶艺实践工作室,通过工作室的建设加深学校陶艺教师对陶艺技艺的研习,培养特色学院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
2022年5月,荣昌分校(现代畜牧与陶瓷学院)与荣昌安富安北陶艺有限公司共建陶艺实践基地,筹备陶艺游学项目,开展专家讲座,传承“荣昌陶”非遗文化,推进陶艺非学历教育与荣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进一步提高特色学院建设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应,不断增强特色学院建设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推进重庆开放大学综合改革发展贡献力量。